声律启蒙歌 音律 要闻

元宇宙网   2023-05-17 19:50:03

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声律启蒙歌 音律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声律启蒙歌 音律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资料图)

今天来聊聊关于声律启蒙歌,音律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声律启蒙歌,音律,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我们把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称为音律。

2、 音律的分类 音律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音律有多类,而人们熟知的主要音律有"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三种。

3、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4、 音律幻想 纯律 在音乐之父巴赫大力提倡十二平均律之前,西洋的音阶不但有很多种类,同时音程的划分也是用纯律这个系统。

5、 纯律是指两个音的声波震动的比例越单纯,则这两个音听起来会越和和谐,反之则越不和谐。

6、这也是人类耳朵天生的特性,所以早期所谓和谐音程的声波震动比例大致如下: 完全一度 1:1 完全八度 1:2 完全五度 2:3 完全四度 3:4 大三度 4:5 小三度 5:6 大六度 3:5 小六度 5:8 综上所述,最和谐的音程当然是完全一度,其次是完全八度,但二度和七度则是相当不和谐的音程。

7、其震动比例一定是很奇怪的比例。

8、虽然纯律最符合人类耳朵对美声的要求,能够有非常优美的和声音响效果,但却不太实用。

9、因为这样的比例会因为转移调性而有很大的麻烦,例如C大调的主音是DO,应该以DO为起点,依照比例而定出其他音的音高,但如果转到G大调,所有的音的音高就会稍微做一些改变了。

10、在巴洛克时代之前,因为乐曲形式简单很少转调,但随着乐曲形式越复杂,纯律就变成是相当麻烦的系统了。

11、 十二平均律 随着音乐的发展,纯律的缺点就显示出,为了解决这问题,十二平均律应运而生。

12、 A:十二平均律: 就是将一个八度均分成12个均等的音程,每一个音程规定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13、 B:十二平均律最大的优点: 不管怎样移调或转调,都能够获得均等的音乐效果。

14、但这是相对的,因为十二平均律是将一个八度均分成12等分,所以每一个半音之间的震动比数都是一个除不尽的无限小数,所以无论演奏哪一个和弦都不可能得到真正完全谐和的音乐效果,只不过十二平均律影响的幅度相当小,比较之下仍是非常好的一个音程系统。

15、 MIDI再怎么进步都无法取代真人演奏效果的原因是因为真人演奏时演奏家会凭自己的耳朵判断音程和谐的程度,通常比较接近纯律,但在电脑中无法做到,根本原因是音程定义系统上有着根本的差异,不过差异不太大。

16、 半音、全音 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

17、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18、 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19、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20、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

21、 五度相生律 事实上它是纯律的一部分,它规定五度音的频率之比为2:3,其他音程都由若干个五度产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简谱中的1 2 3 5 6)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顺序是:宫→徵→商→羽→角。

22、实践表明,按照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演奏的旋律是最优美的,弦乐器就是典型的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的乐器。

23、 编辑本段形式特征 音乐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不同音律对人的影响早就为中华传统文化认同。

24、中国儒家、道家都有自己成系列的音乐,孔子听到优美的音乐—韶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华彦钧的很多传世名曲就是道教音乐。

25、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将音乐与“礼”紧密联系在一起,《诗经》的“风”、“雅”、“颂”很多都是歌词,当时都是配乐的。

26、中国封建社会还把音乐提高到反映施政民意,治国晴雨的高度,《吕氏春秋》、《史记》、 《汉书》 、《后汉书》等都不厌其烦的竭力记下有关音乐与治国的同一条类似“政治格言”的话:“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

27、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

28、”今天中华崛起,古典音乐也面临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包容与自主的课题。

29、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探索方面,《梁祝》、 《二泉映月》 等优秀曲目已取得中西合璧的完美配器,纯粹中华精神弘扬的好成绩。

30、在人民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方面,《小河淌水》、 《九曲黄河》 等都已登入大雅之堂,成为专家和普通群众都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31、在乐器个性与乐队整体性的探索方面,《正月·梅》、《打虎上山》、 《浏阳河》 等已取得优异成绩。

32、在生活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方面,《黄河大合唱》、《战台风》等无疑已成为示范作品。

33、在感觉性与理智型的结合中,《瑶族舞曲》、《火车开进苗山寨》等肯定是已取得成功的好作品。

34、 在形式与技术的创新、探索方面,中国古典乐队,吸取西乐乐器及表现手法为所用,西乐大、中、小提琴、包括竖琴与中国传统乐器筝、箫、笛、阮、琵琶、二胡等的结合已取得成功。

35、因为这些乐器不论在中乐、西乐中都是上可以衔接高音,下可以联系低音的使用领域较宽广的乐器。

36、而中乐中的唢呐等与西乐中的小号等乐器因个性较鲜明,较独特,包容性不强,兼容结合的探索就没见成功的作品。

37、看能不能在中乐唢呐与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的组合中,结合西乐钢琴、小号、钢鼓等创作一些新样式的中国吹打乐曲。

38、而最古老的中乐像埙、笙、古琴等能不能在箫、笛的参与下,结合西乐单簧管等创作出一些新样式的中国民乐,和中国古乐。

39、争取最终不依赖音响设备,在室外也能演奏面对众多观众、听众的中国古乐。

相信通过音律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 最近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