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 菜
灰菜为藜科藜属。又名粉仔菜、灰条莱、灰灰菜、灰藋、白藜、涝藜、涝蔺、落藜、盐菜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中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凉拌、热炒制成多种菜肴。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平、有小毒。灰菜,以全草食用或入药。夏季采,切段晒干用或鲜用。
全草可入药,夏季采,切段晒干用或鲜用。性凉,味甘、苦,有小毒。具有祛湿、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疮疡、肿毒、疥癣、风瘙等症。灰灰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以及钙、铁等多种无机元素。另外,还含有挥发油和生物碱等。在农村到处都可以见到,主要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春天采集粗壮嫩绿的幼叶,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是我国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灰灰菜用开水焯一下凉拌,很好吃的。注意:服用本品后,在强烈日光下照射,可引起日光性皮炎。
【资料图】
灰灰菜的膳食纤维素的含量特别高,这种营养物质的好处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吸水作用,被我们食用进入体内以后,可以让体内的食物增加容积,增强饱腹感、减少大便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有很好的缓解便秘的作用。
主要价值:
幼苗可作蔬菜用,茎叶可喂家畜。全草又可入药,能止泻痢,止痒,可治痢疾腹泻;配合野菊花煎汤外洗,治皮肤湿毒及周身发痒。果实(称灰藋子),有些地区代"地肤子"药用。
灰菜性凉,味甘、苦。具有祛湿、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疮疡、肿毒、疥癣、风瘙等症。灰灰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以及钙、铁等多种无机元素。另外,还含有挥发油和生物碱等。
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
折叠
副作用:任何食物都会产生两种作用,灰菜也不例外。灰菜是一种含有嘌呤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多食后加之长时间日晒,可引起急性光毒性炎症,会出现皮肤红肿、周身刺痛、刺痒等症状。因此,食用灰灰菜后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强烈的日光照射。
折叠
用途:主要用于风热感冒、痢疾、腹泻、龋齿痛;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用量50~100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或捣烂蒸热用布包,外用滚胸背手足心,以透疹。幼苗饲牲畜,亦可做野菜食用,种子可榨油。
【性味】甘,平。有小毒。【功效作用】清热利湿,枝叶透疹。用于风热感冒、痢疾、腹泻、龋齿痛;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或捣烂蒸热用布包,外用滚胸背手脚心,以透疹。
灰菜的70%醇浸出物有以下作用:1.使动物呼吸促进,而后抑制,对动物有降压作用;2.对动物心脏常现抑制作用;3.对末梢血管起收缩作用;4.能使平滑肌运动亢进;5.使骨骼肌、运动神经干与末梢呈现麻痹;6.剂量大时引起数种动物(蛙、小鼠、鸠、家兔、豚鼠等)呼吸麻痹而致死;用一般剂量连续给予小白鼠及家兔等,可逐渐产生习惯,可使麻痹作用减弱,同时耳壳、四肢及尾根等处发生充血、浮肿、出血等症状。
营养作用:灰菜嫩茎叶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C。还含有挥发油、如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及谷甾醇等;特别是其中极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患者。
注意:人食灰菜中毒,多因食灰菜后暴露于日光下工作或玩耍,引发日光性皮炎而发病,急性皮炎都发生在暴露部位,而其他处皮肤及黏膜皆无变化。
拓展阅读:日光性皮炎是指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的症状。患者应做好防晒,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防止病情的加重。不能吃灰菜、马兰头、菊花叶、芹菜、香菜、芒果、柠檬,苋菜、油菜、马齿苋、芹菜、茄子、土豆、菜花、鲜木耳等食物。如果日光性皮炎患者的患处有渗出、红肿的反应,应该先用生理盐水、硼酸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进行湿敷,待渗出消退后再外用丁苯羟酸、氧化锌或者布特乳膏涂抹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