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是谁的儿子-究竟是不是曹丕的儿子
曹睿后妃
正史记载魏明帝后宫多达数千人,但有留下记载的仅是少数。
【资料图】
虞氏(? - ?),明帝元配,平原王妃,于曹叡即位后被遣黜。
毛氏(? - 237年),227年封为皇后,237年曹叡将毛皇后赐死,谥号明悼皇后。
郭氏(? - 264年),239年封为皇后,次年成为皇太后。264年去世,谥号明元皇后。
张才人
何才人
曹睿子女
亲子:
曹冏(? - 226年),226年立为清河王,同年去世。
曹穆(? - 229年),228年立为繁阳王,229年去世。
曹殷(231年 - 232年),231年出生,232年去世。
养子:
曹询(231年 - 244年),曹叡养子,231年出生,235年立为秦王,244年去世。
曹芳(232年 - 274年),字兰卿,任城王曹楷之子。曹叡义子,232年生,235年立为齐王,后即皇帝位。
女儿:
曹淑(? - 232年),232年去世,追谥平原懿公主。
齐长公主(? - ?),先后下嫁中书令李丰之子李韬、中书侍郎任恺。
曹睿的个人作品
《短歌行》
《善哉行》
《善哉行四解》
《月重轮行》
《步出夏门行》
《长歌行》
《苦寒行》
《棹歌行》
《种瓜篇》
《燕歌行》
《猛虎行》
《堂上行》
《清调歌》
《乐府诗》
郭威:“汉高祖为义帝发丧,魏明帝正禅陵尊号,一时达礼,千古所称。”
马植杰:“综观曹叡之行事,优缺点各占一半,其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客人直谏。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则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
曹睿的历史评价
刘晔:“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陆逊:“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
钟会:“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业。”
阎缵:“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置家臣庶子,师友文学,皆取正人,共相匡矫。兢兢慎罚,事父以孝,父没,事母以谨,闻于天下,于今称之。”
孙盛:“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然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悲夫!”
王沈:“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陈寿:“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裴松之:“魏明帝一时明主。”
司马光《资治通鉴》:①“汉主寿常慕汉武,魏明之为人。”;②“帝沈毅明敏,任心而行,料简功能,屏绝浮伪。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曹睿的为政举措
政治
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同时注重法理。他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又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
军事
在他曹叡登基不久,就遇到内外敌人的攻击,公元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北疆也得以安定。
237年,辽东公孙渊反魏,自立为燕王。此年,魏明帝令司马懿攻辽东,司马懿遂带兵四万,和牛金、胡遵等出征辽东,大破燕军,杀公孙渊,成功收复辽东。
文化
曹叡还用心制诗度曲。他征召文士置于崇文馆,鼓励其文学创作。曹叡能诗文,善乐府,与其祖父曹操、父曹丕并称魏之“三祖”。